在瓷器生產中,燒成是瓷器成型關鍵的一道工序??梢哉f,“瓷器的最后一把火”是決定瓷器質量的重要環節。在燒制過程中,由于瓷釉和工藝的不同,有
高溫陶瓷和低溫陶瓷兩種。
高溫陶瓷指的是在12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的瓷器。高溫陶瓷可以通過二次高溫燒制來加工。但低溫瓷經不起高溫燒制,低溫瓷的燒制溫度大約在600-900度。這種瓷器產品制作工藝簡單,一般都是大批量生產。另一種燒成溫度在1000-1200度的瓷器是中溫陶瓷,質量僅次于高溫陶瓷。
在工藝制作方面,由于高溫陶瓷溫度控制和要求,產品的成品率較低,燒成成本高于中低溫瓷產品。青瓷產品以鐵為著色劑,這是高溫陶瓷的典型做法,它需要很高的溫度,經過兩次燒制才能燒制出似玉而不似玉的釉色。
在成品上,高溫陶瓷相較于中低溫瓷器,胚體表面的釉全部瓷化,瓷質更細密堅硬,會呈現一種玻璃質感,色澤光潔細膩,手感上細膩光滑,也不容易劃損,更加耐摔;中溫瓷器的表面釉料瓷化程度次之,低溫瓷器最粗糙,表面的釉則沒有全部瓷化,手感上很粗糙,會有顆粒感,很容易出現劃痕或龜裂現象。
高溫陶瓷與低溫瓷的明顯區別是它的吸水性。陶瓷經高溫燒制,使胚內水分揮發更完全,密度更高,吸水率更低,產品易清洗,不會吸收異味,不會出現釉面開裂、局部漏水的現象。但低溫瓷吸水率高,容易吸湯,不容易清洗,吸收的污水還會使瓷器散發出難聞的氣味。
除了技術難度和成品質量的優勢,高溫陶瓷比中低溫瓷更有保障。釉料和瓷土都來源于天然礦物質,其中含有許多金屬物質,只有綠釉中的分解物質才能在高溫下充分分解。但由于中低溫瓷的燒成溫度限制,燒成的產品中會殘留一些金屬物質,長期使用容易引起不適。
由此看來,高溫陶瓷的優點很多,不論是從工藝制作還是成品上來看,與其他溫度的陶瓷相比都有優勢,是一種不錯的選擇。
小編:Miranda